您的位置:首页>国内 >内容

开放银行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整体战略问题

2019-06-18 10:04:00来源:亿欧
导读开放银行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整体战略问题,它涉及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金融机构、金融IT公司,只有形成这样一个共同的生态,协同发展,

开放银行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整体战略问题,它涉及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金融机构、金融IT公司,只有形成这样一个共同的生态,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才能使开放银行有一个更健康、更好的发展。大会以“科创引领智能新时代”为主题,聚焦科创板、5G、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创新热点。6月12-14日,为期三天的“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在上海长宁世贸展馆顺利举办。本次大会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亿欧公司联合主办。6月14日,金融科技峰会隆重召开,与会嘉宾在“开放银行”、“场景金融”、“产业互联网”等方面的思维碰撞为科技创新企业探索金融科技赋能、落地银行业带来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新网银行CIO李秀生

在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感谢亿欧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和大家进行交流。今天论坛的话题都是围绕开放银行开展,刚才恒生的朋友也介绍了恒生银行在开放银行建设的一些经验、能力和为大家提供的服务。

新网银行是一家新的民营银行,我们在开放银行的领域进行了一些实践,包括前面嘉宾讲的理论、方法论的例证。新网银行是在2016年底成立的,那时和现在稍稍有一点差异。当时互联网金融还处于野蛮生长的尾声,互联网金融的环境比现在稍微宽松一点。

作为民营银行,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依然是非常残酷的,挑战很多。我们既没有传统银行的客户优势,也没有互联网巨头流量和技术的加持,如何生存和发展,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课题。

对我们来讲要找到一条合适于民营银行,或者草根出身的民营银行发展之路非常困难。

上午在圆桌论坛的时候嘉宾交流到,目前中国有18家民营银行,我们这些民营银行除了巨头下的民营银行之外,其他另外16家,大家过的都比较辛苦,并非拿了一张牌照银行就能挣钱。在2017年之前,中国的民营企业申请银行牌照的热情非常高,但是这两年的热情在逐渐消减。

新网银行从2018年经营,到目前为止基本上解决了生存的问题。我们去年的盈利是3.68亿,排在18家民营银行中的第三位。

新网银行的开放是一种双向开放的模式。

这张图概括了新网银行经营模式。新网银行2016年成立的时候,开放银行的概念还没有这么火热,或者基本上还没有。新网银行在那个时候选择了这样一个合作之路,我们那个时候叫“万能连接”,现在比较时髦的话叫开放银行。

新网银行这两年多其实选择和大量的互联网生态、消费金融生态企业的合作获取客户,为他们开放银行的金融能力,当然这些互联网场景也向新网银行开放他们的客户、流量和数据。

另一方面,新网银行也和大量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也是一种相互开放的方式。新网银行向他们开放有特色的单一产品和线上风险控制的能力,合作者同样也向我们开放他们的资金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形成三方的双向合作模式。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和我们合作的平台已经超过100家,这是新网银行两年的业务经营数据。我们已经服务发生交易的的个人客户2400万,贷款的笔数接近8000万,累计放贷规模2800亿左右。这样的发展速度,以传统经营模式和手段是很难达到的,但是新网银行虽然只有300多人的规模,通过金融科技的手段,利用开放的理念达成了这样的经营效果。

新网银行不良率在几乎没有不良核销的情况下,仍控制在0.5%以下。除此之外,我们也取得了一些经营成效,2018年净利润达到3.68亿元。我们并没有采用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的模式,没有超过18%的利率,才能实现这样的经营效果。

新网银行的开放路线、连接路径、合作模式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也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思考的过程。

开放、合作是互联网的核心精神,也是新网银行唯一的选择。

其实现在很多的机构,包括民营银行、城商行、股份制银行也在选择走开放合作的路线。技术本身并不困难,大一点的银行可以自己招募相应的开发人员完成相应系统的建设,今天在座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IT服务商可以为大家提供服务。但是对我们自身来讲,如果能够较好的完成开放银行体系的建设,其实下面这三条,尤其是前两条,某种意义上来讲,比金融科技本身更加重要。

首先,开放的理念在全行内能够达到一种共识。

刚才在台下跟其他的嘉宾进行交流的时候也谈到,很多的银行都会加入到开放银行的领域,并尝试这种业务模式。这个技术的系统建设并不困难,但是。这些在某种意义上比一个IT系统引入要难得多。一体的开放理念在新网银行是最重要的。

第二,快速响应的组织。

无论是客户的获取,对于风险控制的反应,还是对于产品形态的要求,以及各种各样消费的场景、对产品要求的多样化都对我们作为一家银行和服务的提供者的自身敏捷响应有很高的要求。不仅是所谓敏捷研发的层次,还是一个机构的、一个组织的整体敏捷响应能力。可能这两点是新网银行在这两年时间中比较大的体会。金融科技作为一种技术支撑的基础有很多嘉宾谈到了,我不再赘述了。

开放的理念并不新鲜,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为开放银行的模式创造技术条件。

另外一个体会,也是刚才谈到的最后一点,为什么开放银行这两年这么火热?其实跟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实体的经济领域,几乎所有的商品销售都是通过开放模式实现的,真正开专卖店的企业并不多,大家都是在商场里摆柜台,那是实体经济里的开放经营模式。银行是少数的所有渠道、所有产品销售几乎都是专营的商业形态。当然金融有它的特殊性,涉及客户资金、信息安全,但是也有技术不成熟、尚不能支撑金融类产品以一种开放的形式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原因。

这些年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4G给3G带来的变化其实不止是速度。在金融这个领域,到了4G这个时候,我们才具备活体检测、拍摄影像快速且不失真的上传,还包括手机摄像头的变化,给在线的开放模式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新网银行在2016年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改变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无论是购物、出行、娱乐都已经被互联网改变了。移动支付其实已经改变了支付的习惯。刚刚也跟其他嘉宾讲了,ATM这个行业已经行将结束,它也是被移动互联网和支付所颠覆的。所以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和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未我们进行开放银行的模式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条件。这是新网银行在建设开放银行过程中的思考经历。

一家机构要建设开放银行不只是要建设技术能力,要有一个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文化和敏捷的组织。

新网银行这几年都在开放银行的建设中建设了哪些方面的技术能力?在技术也有一些具体的工作,要做底层的技术计算能力,在上层场景连接和整合的能力,以及我们基于数据和智能风险控制的能力,无论是和场景端还是银行端伙伴合作,可信的数据共享能力是前提。可信的数据共享能力实现,需要在技术上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中国的巨头的商业银行,尚不能建设自己的生态场景体系。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新网银行的思考历程,在2010年之前,国有商业银行有两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了电商平台,是因为那些大型的领导者高瞻远瞩,像阿里巴巴、腾讯通过社交、电商吸引了大量的客户,这种场景背后意味着很多的商业机会。所以一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建设了自己的电商平台,至今这些平台也在运营。我不知道今天有没有国有商业银行在现场,其实它经营的效果和中国电商巨头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实任何一个场景都是一个整体的体系,从产品到获客,到服务、售后问题的解决都是庞杂的问题,银行是长于金融的服务,并不长于旅行、咨询、电商的产品。

中小行是否有能力建设生活场景?以我个人感觉,至少在中小银行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建设自己的场景。

作为一家银行,如果要建设开放银行,可能自建场景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和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对接和整合的能力才是我们需要重点建设的。

也是新网银行基于这一点考虑,虽然我们有两大巨头企业作为股东,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依托他们,更谈不上自己建设这样一个场景。

我们如何理解这些场景?比如滴滴是什么样的、携程是什么样的、今日头条是什么样的,以及他们的客户群体是什么样的,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些场景平台我们提供什么样的信息需要重点考虑,也是中小银行应该考虑的。

作为一家小银行,在和巨头的合作中劣势变成了优势,因为它们并不担心你抢占他们的品牌和风头

新网银行在和这些场景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觉得我们,你可以完全让巨头忽视你的存在,放心的和我们合作,你只需要背后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就可以了。

智能决策分析能力,银行的基本业务其实就是存贷汇的业务,支付场景的市场格局已定,被两大巨头瓜分,现在第三大巨头正在崛起,在银行的共同努力下希望能够三分天下,很多银行也参与其中。

下面重点跟大家探讨一下支付没有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存款也受到各种各样限制,留给我们比较挣钱的就是贷款业务,今天来的非银机构可能是互联网金融公司,从事消费金融的业务占了一个非常大的份额,因为贷款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给大家带来收益。

新网银行重点建设的基础能力在反欺诈、风控上。例如如何识别客户是不是个体的、可疑的、诈骗人群,以及如何决定对一个客户贷不贷,贷多少,贷多贵。

可信数据分享能力

最后一个能力的建设想跟大家重点分享一下就是,在场景侧获取客户信息,自己如何有效的利用,以及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方如何有效、安全的进行信息的流转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一是关于银行服务的问题,其实有很多嘉宾谈到,银行即服务,

最后给大家分享几个观点,对这个话我个人有很多不同的理解,甚至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大家都在使用4G、5G,大家感受得到AMD、因特尔的芯片吗?大家感受到高通的技术标准吗?其实不感受到也无所谓,但是它在背后提供相应的服务,也赚取了高额的利润,银行越来越成为无形的背后服务,而不是一个有形的网点。

第二,开放是中小银行的必然选择。

大行即使坚持专营之路仍然有它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是对于中小行来讲非常困难。现在60后的人已经接近60岁,这些人移动互联网使用的很熟练。中国农村、四五线的城市都已经实现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家的金融服务都会在移动场景和生活场景中完成,如果我们只做身边的银行,中小银行就没有机会。农村的客户现在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解决金融服务,且不说贷款和汇,移动互联网使客户资金的搬迁都变得异常容易,各位都有这样的体会。

第三,没有监管的领导是开放银行推进过程中非常大的挑战。

英国是全球政府主导推进开放银行的比较典型的代表,政府让9家有隆重地位的银行开放账户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避免他们因为处于垄断地位而不思进取,无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中国恰恰是市场化推动,是中小银行面临互联网的压力,面临生存压力而自己去走开放之路,我们向场景开放我们的能力,用互联网流量变现获取客户和流量变现的能力,但是我们流量的巨头没有动力,这是中小行推进开放过程中遇到非常大的困难。

第四,规范发展,这是我们呼吁监管能够帮助中小银行推动的,这一点涉及到金融运行的稳定性、多元性,以及对客户的服务。

开放银行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整体战略问题

最后想谈一点,涉及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金融机构、金融IT公司,只有形成这样一个共同的生态,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才能使开放银行有一个更健康、更好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