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国际 >内容

如何看“二胎儿童”迎来“入学潮”,多地发布 中小学学位预警?

2023-02-14 18:18:26来源:
导读啥也不说,先上一组2010年到2022年间出生人口数据:2010年:1588万2011年:1604万2012年:1635万2013年:10万2014年:1687万2015年:1655万2...

啥也不说,先上一组2010年到2022年间出生人口数据:


2010年:1588万

2011年:1604万

2012年:1635万

2013年:10万

2014年:1687万

2015年:1655万

2016年:1786万

2017年:1723万

2018年:1523万

2019年:1465万

2020年:1200万

2021年:1062万

2022年:956万

从2018年开始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到2022年出生人口更是少到出台了“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高补贴捐精”等充满争议的政策。

政策出台的目的就是不惜动用一切方法生孩子。

生孩子的目的是什么?除了为了祖国建设培养人才外,还要持续收割人口红利。毕竟只要有孩子在就有割不完的韭菜,赚不完的钱。

可是,如果一系列问题解决不掉,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受苦受难,那负责任的家长真的不敢随便把孩子带到人间来。

在众多问题中,教育是一个大问题。

首先聊聊过去:


我出生在大山东的人口高峰期。

那时候,一个村庄随便一个年级,都有两三个班,每个班三十多个孩子(特别小的小村庄除外)。

一个镇每个年级能到十个班,每个班好几十个孩子。

因为人太多了,所以初中就分流。再夸张点的,小学就已经分流。

我正好赶上小学五年级就被分流。我们那时候,一个班五十多个孩子,能上重点初中的不超过十个,剩下的混个初中毕业证,长长身体,然后就去社会上摸索打拼了。

后来孩子越来越少,乡村学校被合并到镇上。就算这样,镇上的学校也很难招到学生。因为城镇的教育设施、师资力量、教育方法等相对落后。

所以有点想法、有点实力的父母,都选择带孩子去县城、市区或者省城等大一点的城市上学。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但是城市的教育情况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好。

首先,学生多

我生在人口高峰期,我娃也出生在人口高峰期。

他们这茬人上学是经历了很多波折的。

首先,父母得配备学区房,才可能就近入学。

但并不是有了学区房,孩子就能顺利入学的。因为孩子太多的情况下,有限的学校资源,也要做反复衡量和分配才敢收纳学生。

好多孩子好不容易被安排上了学位,挤进了学校,却发现一个年级有十多个班,一个班50多个孩子。

大家想想,两个老师带50多个孩子,这是何其艰巨的任务。

重任之下,老师们没有能力和精力关注到每个学生。

无法被关注到,孩子的学习效果、身心健康等各方面,自然就无法给予保证。

其次,老师少

虽然很多人唱衰师范行业,但实际上老师,尤其优秀的老师是严重短缺的。

而且老师们除了日常教学,还要应付各种任务和考核,哪有时间去提升自己素养和业务水平?

可是大家想想,如果教师资源充足,教师文化素养高,又懂得教育热爱学生的情况下,我们把一个50多人的超级大班,分成2个甚至3个班的小班。

那老师轻松了,每个孩子也都能被更多关注到。那孩子成长环境,与“大锅饭”相比应该更香、更有营养吧。

第三,效果差


为什么有能力的父母会砸钱让孩子去上私立学校,或者请家教补习?

那是因为只要孩子不特别笨,又愿意学习的情况下,在教师资源充足,学生总量少的环境中,自己的孩子更容易享受到更充足、更优质的资源,那孩子自然就更容易跨越过中高考这座独木桥。

种种现实压力之下,年轻人自动控制欲望,孩子数量被人为控制。

结果大家以为自家孩子有好日子过的时候。数据却告诉我们,新一期高峰期出生的、要入学的孩子要面临学位紧张的尴尬。

这样的消息让家长们好紧张。可是冷静下来一算,学位跟前几年差不了太多。大不了挤一挤是可以有的。

但是,我们要的是挤一挤吗,我们祖国的花朵靠挤一挤就能被培养得更好吗?

当然不是,他们要空间、时间、精力、金钱、知识等等去综合营养去培养。

可是,我们好多人现在除了能挤一挤以外,还有什么?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